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為了畢業典禮、拍婚紗照或是參加同學會等,很努力的節食、運動,也成功地在重要場合前瘦了幾公斤,但幾個月後體重又慢慢地回到身上?這種情況其實不少見,其中還有不少人會出現「溜溜球效應」,體重反覆的上下波動,最後甚至比減重前更重。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會讓人感到挫折、失望,也可能影響健康......
More讀大學的時候,年少輕狂,有一次為了慶祝好友畢業,在外玩到凌晨三點才回家。一掏口袋,糟了一個大糕,居然沒帶鑰匙!只好硬著頭皮按門鈴。母親走來開門的腳步聲,每一步都讓我更加愧疚。睡眼惺忪地幫我開門,母親只是看著我,一句責備都沒有,而醉醺醺的我,則「努力」保持直線走路回房間。那段時間,不論我和弟弟多晚歸,家裡總會亮著一盞燈,等我們回家。我的家,總是無條件、溫暖地開門歡迎我回去......
More救護車於無線電呼叫有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病人即將到院,旋即便風風火火地闖進了急診室中。急診醫護們立刻一擁而上接手急救,插管、壓胸、給藥,一樣沒落下,動作如行雲流水,專業、俐落流暢的急救步驟是為了讓這場與死神的拔河更有勝算;與此同時一名大腹便便的孕婦被家人用輪椅推著進來,滿臉的猙獰透露出陣痛帶來的不適......
More說到藝術治療,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否會有一種彷彿「治療師看完作品就可以解析孩童」的迷思?作品是藝術治療的重要一環,但同一件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角度,因此當藝術治療服務兒童與青少年時,也需要聽聽他們對於自己作品的解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