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立立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吳方芳
▲「家立立成長中心」於2010年十月六日啟用,筆者(後排左六)邀請了宣教士、東基同工、協同會教友出席感恩禮拜。適逢宣教士回台參加中華基督教協同會來華宣教一百二十週年活動,譚維義及譚秀麗(後排左二、三)、龍樂德及龍竹安(後排左一、五)、何畢克及護德久香(後排右六、七)宣教士賢伉儷,以及史安篤、史秀玲宣教士父女(後排右二、三)一起見證這美好事工的開始。攝影/朱慧瑩
2009年的一個春日傍晚,我在美國蒙特瑞(Monterey)小鎮租賃的斗居裡,雙膝跪落向天父禱告:「主啊,好多成年人一生都在修補童年的傷口,好多無辜孩童在創傷裡艱辛活著、成年之後又在自己的人生裡複製原生家庭的模式,好多人在婚姻家庭裡跌倒、被拆毀。主啊,差遣我返台之後,能帶領一群伙伴,去陪伴、去纏裹、去建立。主啊,這揪心的感動若出於祢,請為我預備台幣九十~一百萬做為草創費用。」
信實的天父快速回應我的微聲禱告,祂感動Josie徐、Amy陳等幾位友人奉獻台幣九十七萬元。這九十七萬加上天父留給我的三萬奉獻缺額,一百萬元正是我祈求的最大金額。
2010年十月六日,「家立立成長中心」租賃台東基督教醫院附設「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大樓一隅,展開了個人、婚姻、家庭建立與站立的美好服事。隔年五月申辦為協會;2013年在協會的根基上,「家立立基金會」順利開展。期間,東基慷慨邀請家立立與之共好,於是東基、一粒麥子基金會、迦南和家立立結盟成為相輔相成、彼此連結互相扶持的「東基公益」伙伴。
家立立的各式陪伴和諸多美好如下:
一、校園認輔
▲體能活動:攀樹助理小教練培訓。照片提供/家立立基金會
家立立同工或志工秉持著「傾聽的耳朵價值非凡」、「引導,不急於教導」、「與你並肩同行,不知不覺走到天亮」、「恆定的愛」等信念,定期進入校園,以桌遊、繪本、體能活動等,陪伴家庭、情緒、人際關係受挫的孩童。
二、部落星光據點
▲週三學校只有半天課,部落孩子放學後回到部落星光據點,孩子們輪流選繪本、共讀,手拿繪本者即為星光老師。照片提供/家立立基金會
家立立事工在台東開展之後,幾經禱告思索,開始了一個與往昔截然不同的部落事奉。我禱告求主為這項事工命名,主賜下「祂醫治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祂數點星宿的數目,一一稱它的名」(詩篇147:3~4)。家立立的部落事工遂以「部落星光」為名逐一展開。
2012年九月,來自加拿大的孫方瑩姐妹回應上帝呼召,成為家立立派駐偏鄉部落的第一位星光老師。方瑩老師陸續在達仁鄉台坂、土坂、新化部落的服務,也陸續延伸到了大武山下,鄰近大武國中的社區。值得一提的是,長駐大武據點的幾位星光老師,皆是方瑩長期培訓的在地部落青年與婦女。
家立立的部落據點繼台坂的星光一號之後,陸續開展了二、三、四號事工。可敬可愛的星光老師孫方瑩、吳雲龍及鄭玉婷夫婦、戴亞霖、張紹玉及阮懿娜夫婦回應主的呼召,以「一丁點星光也可以照亮」的信念,不斷譜寫生命影響生命的美麗篇章。
三、哈拿之家
家立立基金會附設的哈拿之家照顧的是零~兩歲的無依、受創傷的小嬰幼。基金會為寶寶安排專職保育老師二十四小時輪班照護,也為寶寶尋覓和預備收養父母。▲夏天到了,帶哈拿寶寶(坐在黑色墊子上)去看熱氣球。照片提供/家立立基金會
四、曦望事工
▲曦望事工服務團隊舉辦家長小旅行,增補前行的動力。照片提供/家立立基金會
家立立的曦望團隊服事的主軸不是自閉症孩童、唐寶寶、情緒或智能障礙等特殊需求孩童,所陪伴的是特殊需求孩童的身心俱疲的「家長」,和父母無暇顧及而長期受疏忽的「手足」。
透過精心的陪伴、對家長的款待、家庭活動、手足營會、靈修禱告小組等,使疲憊憂心的家長和辛苦的手足與自己、與家人和解和好,一次次重新得力繼續向前。
▲去(2023)年三月十八日舉行新任執行長李天皓(前排右四)就職感恩禮拜,邀請親友、嘉賓、同工與會見證及祝福,前排右五為筆者。攝影/王秀亭
▲校園性教育課程讓孩子認清「身體的界線」。照片提供/家立立基金會
除了以上所述,家立立還有觀護少年與非行少年的關懷、「吃一碗麵」陪伴、兒少攀樹訓練、校園性教育、婚姻諮商、家庭會談、收出養媒合服務,以及身心靈成長、品格教育、情緒風格、原生家庭與內在小孩等課程。
去年一月,我卸下執行長的職位,副執行長李天皓回應了上帝的呼召接任執行長,帶領家立立團隊翻開下一扉頁,邁向更美的里程。而我,懷著雀躍的心情展開退休生活,也學習著在家立立董事長的職份上給予家立立適切的陪伴與支持。
感謝主,總是回應家立立團隊的每一個微聲的禱告,深信家立立「陪他一段,贏回一生」的下一段旅程,更有愛、更有盼望、更美麗。
▲在李天皓執行長就職感恩禮拜上,筆者(左)把同工們「禱告的手」照片「交接」予李執行長,並說明送上此照片是因「禱告是我們最大的祝福」。照片提供/家立立基金會
(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