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迦南新世紀 照護大給力

迦南,這兩個字源自聖經,
是「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出埃及記3:8)
引用這兩個字,是祈望這裡也能成為豐饒富足、祝福充滿的地方!

◆文/迦南銀髮生福祉中心主任  江姿儀

12-1.jpg▲迦南一樓的戶外庭院設有架高的種植花台,適合彎腰不易的住民(輪椅族、拄枴杖或拿助行器者)栽種及親近植物。與在地青農合作,陪伴住民墾建開心農場、享受樂農生活,創造生活即復健的機會。圖為青農老師(中,著黑衣者)教住民如何扦插。攝影/林宗瑩

  「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住宿型長照機構),起初是由東基興起「為後山老人預備一個家」的想法而動工建造。提供醫院急性治療後病人在出院後、回歸社區前,一個療養、中途照護「緩衝區」,給偏鄉家庭多一份照顧支持的後盾。

  歷時近兩年的施工後,擁有六層樓的迦南終於在2008年九月開始逐層開放收托,服務至今已超過十五年。其設計理念,從自理,亞健康,輕、中、重度失能者,都可以在迦南的同一棟樓裡接受照顧;當長輩因身心疾病變化而有不同程度失能時,仍可以在這裡的不同樓層進行「照護轉換」,不需急著另外找尋照顧之所。這是因應偏鄉家庭照顧者無暇他顧時,外出或離家鄉工作的子女都可以放心將長輩交託的長照機構,也同時穩住社會家庭結構。

  迦南的服務內容以「整合照護」為出發點,含括了社區樂齡學習、社區市集活動、銀髮照顧住宅,以及需護理技術性、醫療輔助照護的護理之家。入住者依據不同失能程度區分於各樓層。提供「重度失能者」日常生活照顧,維持日常營養、肌力;「輕、中度者」則依據身體、心理、認知等,規劃不同護理、物理、職能服務及健康休閒運動、社會活動等。各樓分層、分級,不同失能者都可獲得適切的照顧,落實銀髮族福祉的宗旨。

  住民從早先的不到十位,現今收入住一百一十多位,趨近滿床。它是「東基公益」所灑下麥子當中的一粒,已成為醫療、社區、家庭照顧體系裡不可或缺的伙伴,也是社區長照服務重要的一環。

  「趙伯伯,您在騎電動腳踏車啊!好棒喔,多騎幾下喔!」坐在交誼廳固定式腳踏車上的九十餘歲趙伯伯回應我:「會啊,會啊,我下午有空就會來幾下的。我從當初坐著輪椅來迦南,到可以自己走路、可以做喜歡吃的東西,真的很謝謝您們啊!」

  「伯伯好,讀報紙啊!」伯伯自豪的說:「是啊,主任,人老了能做的只有幾件事,我如果還能動,我就自己來。雖然包著尿布,我也是可以到廁所去上一下,動個身,就可以讓照顧人員比較輕省。」

  「阿嬤,來喝水喔,手握一下杯子,自己動手唷!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就自己動,好嗎?」在旁邊看的黃阿公居然開口說:「對,這樣是對的。」

  在迦南,中、輕度失能及部分可自理的亞健康長輩,照顧目標就是維持現有的自理功能。身體活動可以「動滋」、「動滋」運動,維持肌肉骨骼支撐力;腦力可以透過遊戲、算數,強化記憶認知;參加社區據點活動,可以保有社交,維持語言互動與交誼能力;達到身心活躍、自我實現,有自尊的餘後。

  照顧,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安全、放心、有尊嚴的生活,更是一種陪伴,持續心理支持、身體扶助與心靈安慰。照顧,更不是單方面,是被照顧者的需求能適時表達,從而能得到回應。它是需要不斷與被照顧者及家屬共同討論、了解期待,進行計畫、推動執行的過程與成果。

  幾經走來,長輩、家屬口中「我本來只是申請短暫喘息,發現這裡環境很好,照顧人員也很親切,讓我覺得可以在這裡繼續留下來,也讓我家人安心」、「有著你們的陪伴,感受到生命力,我覺得媽媽在這裡接受照顧,很享受,這樣,可以了」、「謝謝您們的照顧,我相信您們是願意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照護機構」……帶給我們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回首來時路,有歡喜、有挫折、有感謝、有學習。現今,我們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跟著時代演進,亦步亦趨,過程有衝撞、接納、學習、改變。讓我想起聖經所言:「祢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祢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篇65:11)迦南,會是一個不斷學習,運用科技照護繼續邁進的優質照護機構。
12-2.jpg▲脫離鼻胃管的住民享用營養師調理的「細碎」餐食。攝影/高汝梅

12-3.jpg▲迦南的巡迴醫療服務由東基的醫師群擔綱,除了家庭醫學科、骨科或復健科、身心科,也有中醫科,圖為針灸治療。攝影/陳仲亭

12-4.jpg▲復健治療室位於迦南一樓,圖為物理治療師協助住民使用復健設備,進行下肢訓練。攝影/林宗瑩

12-5.jpg▲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迦南勇於接受挑戰,隨即於三月底舉辦防疫應變演練,現場指揮官由護理長林宗瑩(右,手持麥克風者)擔任,台東縣衛生局等相關單位派員前來觀摩。攝影/陳瑩真

12-6.jpg▲「方塊踏步運動」是一種從頭到腳尖的全身協調性運動,迦南團隊除了帶領住民進行踏步,同工也在照顧之餘一起練習,團練時間雖短暫,卻能健身也健心。攝影/林宗瑩

12-7.jpg▲住在銀髮照顧住宅(迦南五、六樓)、喜歡下廚的高齡趙伯伯,不時在廚房洗手做羹湯。攝影/王秀亭

12-8.jpg▲「一閃一閃市集」時,筆者(左一)在住民手作點心的攤位上,幫趙伯伯叫賣他拿手的蔥油餅。攝影/陳仲亭

12-9.jpg▲集結三十件迦南住民的馬賽克拼貼、蔬菜水果壓畫、數字油畫、針織等作品,在東基「盼望樓」地下二樓藝廊展出,住民前往觀展,並交相指認自己的作品。攝影/王秀亭

12-10.jpg▲邀請夜市小吃攤在迦南前的巷子擺攤,讓住民也能享受「迺YA市」的樂趣!攝影/王秀亭

12-11.jpg▲迦南引進智能設備,用心給住民最適切的照護,例如:HUR智慧運動復健設備、三合一移位床等。圖為兼具床鋪、輪椅、移位床功能的三合一移位床,可提供重度依賴臥床住民及照顧服務員的雙安全、雙照護保障。攝影/陳仲亭

 

(2024年5月)

60年偏鄉路,越走越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