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縮短治癌之路

  家住達仁鄉的六十七歲溫伯伯,在高雄一家醫學中心動完癌症手術後,該院醫師告訴他,後續的放射治療可就近找東基處理。溫伯伯緊繃的心暫時放鬆了:「在台東就可以做,對病人真是一大福音。」05.jpg▲癌症中心副院長鄭鴻鈞把和信團隊合作的照護模式帶進東基,在到任的隔月(2019年十二月)即定期召開「多專科團隊會議」,集思廣益找出對癌症病人最適切的照護。攝影/陳仲亭

  曾去北部大醫院治療癌症的池上鄉民何先生,離鄉背井所衍生的問題,像是吃飯、住宿、交通、情緒等種種苦悶,使他帶著壓抑的心情去 治療,以致放射、化學兩項治療都斷鏈。就在徬徨、沮喪之際,得知東基也有放射治療了,買的還是最先進儀器,因而找上東基。「我在東基  做放射治療,十分鐘照完,還可以回家開店做生意,又可以照顧到父母,每天是快快樂樂的去治療,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做個人的事,過一天的生活。」對這樣治療、生計、家庭都顧得到的方式,感到很滿意,直說來東基治癌是「又好又近」。

  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淑媜分享抗癌經歷時,以「天使平台」形容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東基攜手合作的「癌症諮詢室」(癌症中心成立後,更名為『癌症諮詢中心』)。她第三度罹癌時,曾透過這個平台到和信治療,切身感受到平台帶來的流暢與舒適。會場中多位使用過這個平台的病友們,頻頻點頭以示贊同。

  聽完醫師解說放射手術後,張先生特地上網查了一下相關資料。原本會擔心副作用,得知東基這台放射治療用儀器不但使治療更精準、安全,而且大幅降低副作用反應,放心不少。「最重要的是東基跟和信合作。上回轉介到和信,病房都預先幫我們留好,真的是滿不錯。其實在台北要掛和信的號不太容易,想不到對台東人卻有這麼大的優惠。」

  這個天使平台、這條提升在地治癌量能的盼望之路,要從2012年說起。
第一部曲

啟動「無縫接軌」計畫

  帶著孩子、陪著癌妻到和信治療的台東大學教授曾世杰,2012年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和信院長黃達夫,陳述台東、台北兩地奔波就醫的種種不便。黃院長當天就回信了,表明會致力找出解決方案。到了九月,和信派出兩位資深護理長曾雅欣、謝佩玲擔任專員,在東基二樓門診區設置「癌症諮詢室」,協助台東癌友能夠「無縫接軌」到和信,此外也進行癌症病人的居家探訪。05-1.jpg▲血液暨腫瘤內科醫師劉漢鼎與照護團隊一起查房。(左起)東基社工室組長古嬿婷、院牧室關懷師魏依萍、專科護理師黃璟華、安寧共照師陳祥如、劉醫師、癌症諮詢中心腫瘤個案管理師胡覃小英。攝影/陳仲亭

  「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參與這項計畫,我願意在台東待一輩子!」任職北部醫學中心的血液暨腫瘤內科醫師劉漢鼎,受時任台北東門教會牧師盧俊義的鼓勵、兩位專員進駐的感動、聖經「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19)的感召,2013年舉家移民台東,成為東基首位癌症專科醫師。在地深耕十年後,今年升任血液暨腫瘤內科、安寧團隊主任。

  2014年二月來了一對對癌症關懷特別有感動的夫妻志工李慶宏、郭淑苓,協助建立癌症及安寧志工團隊,陪伴許多癌症和末期病人走過人生中最艱苦的路程,服務至今超過十年。

第二部曲

多次性的癌症治療能夠「在地」滿足

05-2.jpg▲這台直線加速器追蹤腫瘤移動的功能是4D等級的,是在3D(三度空間)之外,再加上「時間」,也就是呼吸追蹤。癌症中心副院長鄭鴻鈞醫師手所指的,即為用來追蹤病人呼吸的設備。攝影/陳仲亭

  2019年的十一月,和信放射腫瘤科主任鄭鴻鈞醫師受聘為癌症中心副院長,在東基開設門診,並督促放射治療用儀器——直線加速器的建置。隔年在和信受訓的放射腫瘤科專業技術人員回院,二月先行啟用直線加速器,緊接著六月癌症中心成立,讓東基成為抗癌新堡壘。新冠肺炎三年多的疫情中,治療了許多在地和從外縣市轉回的癌症病人,真正實現了聖經中所說「上帝是我們隨時的幫助」這句話。

  盼望樓的樓層規劃是把前端的「預防篩檢」到罹癌時的「治療照護」、再到癌後的「長期追蹤」都集中在同一棟樓,讓民眾的需要能夠在地得到幫助,讓癌症多次性的治療,比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可以滿足在地需求;至於住院區仍維持在原醫療大樓。癌症治療不單單是病人的身體,還須顧及病人的心與靈,因此特別在放射腫瘤科的入口設置藝文空間,期待透過藝術帶出療癒的力量。

  劉漢鼎醫師指出:「當然我們也會碰到困難的病例,必須要轉診到外縣市,我們也盡力與和信醫院和其他大醫院建立聯繫的管道,提供轉診交通費補助,讓轉診過程更為順暢。」

  2021年七月磁振造影儀(MRI)到位,補強癌症精密檢查的需求;八月第二位放射腫瘤科醫師任崇文到任。2022年八月起又和花蓮慈濟醫院開啟了頭頸癌治療新通路,提供台東鄉親更多的就醫選擇。

  2021~2022年,有志於安寧緩和照護的史沛青醫師和全職的安寧共照師陳祥如來到東基,同時與花蓮門諾醫院建立合作關係,大幅強化了照護品質和能量,讓整體的癌症醫療照護「有始有終」。

第三部曲

讓癌症檢查能夠「在地」完全診斷

  癌症高階影像檢查的儀器有三項,電腦斷層掃描儀、磁振造影儀台東縣已經有了,正子儀(PET-CT)則是零。這種三缺一的景況,直到今年有了重大突破。05-3.jpg▲台東縣第一部、為台灣首部最新型號的正子儀,七月一日起在東基啟用為民眾服務。攝影/陳仲亭

  精準的癌症分期,有助於臨床醫師擬定最佳治療策略,同時也是癌症治療後追蹤的一大利器。以往台東的癌症病人需要進行正子掃描檢查時,都必須舟車勞頓到花蓮、高雄或台北的大醫院。今年七月東基的正子儀啟用,對台東的癌症病人來說,是一件大好消息。

  感謝社會大眾的愛心支持,「留在熟悉的地方治癌」的願景,因為有你,我們不孤單!05-4.jpg▲台東人的心聲,在萬眾愛心支持下,逐步踏實。攝影/陳仲亭

(2024年5月)

 

60年偏鄉路,越走越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