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基公益」總執行長 呂信雄
■照片提供/社區健康中心
▲居家照顧服務員為失能長輩拍背,讓他比較舒服後,再協助移位到便盆椅上廁所。
1998年九月,東基開始建立居家照顧服務的事工,到今年正好二十五年。
這是東基最早的「居家式」服務,也是在內政部尚未推行老人服務工作時,就率先回應民眾之需推動居家訪視,關懷的對象有三十多人。服務窗口是「社區健康中心」,名為中心,實則只有一點五的人力,其中的護理師孫宜珍留在社健持續打拼,直到今年四月退休,而時任麻醉護士的耿喜音宣教士,也大力參與。
到了2001年,社健更依據內政部推展社會福利獎助作業,申辦第一屆「居家服務員職前訓練」,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提供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居家服務工作,也造就縣民的就業機會。與時俱進下,居家式服務的內容也陸續加添,像是居家護理、安寧居家護理、居家醫療等。如今社健的人力規模已躍居為東基第二大單位,近一百八十人,包括:護理師、居家照顧服務員、居家服務督導員、長照個案管理師等。
於2011年到任的居家服務組長王麗玲回憶說,那時只有三家機構提供居服,東基是其一,目前則有二十~二十三家機構投入。當年東基居服的服務人數每月約兩百五十人,現在約莫一千人,服務區域以台東市、卑南鄉、縱谷五鄉鎮為主。「競爭激烈,我們力求做出自己的服務品質,取得民眾的信賴,願意把服務交給我們做。」十七位督導、近一百四十位居服員在巷弄中穿梭,落實服務。
「居家服務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服務對象家中環境乾乾淨淨,服務對象也能與妳如家人般的相處,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從工作中成長,也從成長中建立信心。」甫獲今年度台東縣照顧服務人員「傑出新人獎」表揚的黃雅雯吐露心聲。
東基是從東海岸巡迴醫療服務起家的,這是東基最早的「社區式」服務,到明年也來到六十年。隨著一粒麥子基金會(東基創設)的腳步,此類服務的項目也增多了,例如:日間照顧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等。
二十五或六十,感謝您的支持,尤其在服務車輛的捐贈上,讓我們能夠「及時」前往案家或是社區站點,讓服務更「便利」的傳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