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潛「腸」危機

文/王秀亭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一月公布的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十四年蟬聯各項癌症的第一名。教育部體育署去年公布運動現況調查,台東縣再度登上肥胖人口第一名的縣市。然而,肥胖與罹癌風險有關,體重過重者比正常者罹患早發性大腸癌的風險多一點三七倍,健康減重有助降低罹患大腸癌的機會。

肥胖提高罹患早發性大腸癌風險

  依國健署資料,每年約有一萬多人被診斷為大腸癌,死亡人數為五千餘位,而抽菸、肥胖、缺乏運動、紅肉的攝取、高脂肪食物與低纖維飲食等,都是民眾可以自我改變的危險因子。

  東基家庭醫學科醫師吳昱銳指出,體重控制有助於降低得到大腸癌的風險。美國知名腫瘤醫學期刊JAMA Oncology針對八萬五千多名婦女進行研究,發現過重者(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25~29.9)罹患早發性大腸癌的風險為BMI正常者(18.5~22.9)的一點三七倍,肥胖者(BMI≧30)則高達一點九三倍。

  從維持體重來看,十八歲以後體重增加二十至三十九點九公斤的婦女,罹患早發性大腸癌風險為增加不到五公斤或下降者的一點六五倍;體重增加四十公斤以上者,風險升至二點一五倍。

降低大腸癌的威脅,健康減重及定期癌篩並重

  多數肥胖者可以靠著運動、飲食控制等方式達到體重控制。吳醫師提醒,運動量足夠有助減重,每週至少要運動一百五十分鐘以上,且要中等強度,即運動時試著唱歌,唱不出來但能講話的程度,飲食也要挑對食物。

  近年來新興減肥藥物也有絕佳減重效果,但需與減重醫師、營養師與衛教師溝通諮商,透過飲食日誌省思、調整減重的步驟,再搭配適度運動。若僅依賴減重藥物,仍有復胖可能,最後傷了荷包,減重夢成空。

{638228777770154864}_P10-01-0111W.png

▲糞便潛血檢查方便又無侵入性,吳昱銳醫師示範採集檢體的撇步。攝影/葉自強

  要降低大腸癌的威脅,不可忽視國健署四癌篩檢之一「糞便潛血檢查」,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免費檢查。能助初期甚至尚無症狀時及早發現,有效降低35%死亡率,且早期大腸癌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

東基推出防癌4+2篩檢計畫,也關注癌症預防

  東基在癌症篩檢上,推出「防癌4+2篩檢」計畫,即在國健署四癌篩檢外,提供台東縣內接受成人健康檢查,且為肺癌、鼻咽癌高危險群者,分別有免費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LDCT)、鼻咽內視鏡檢查。2020年九月正式啟動以來,截至去(2021)年十二月卅一日,已有一百六十四人接受「+2」篩檢,其中三十六人發現異常,需要進一步追蹤。

  在癌症預防方面,採向下扎根策略,同年十二月起,連結資源以一年贊助兩場(春季、秋季各一場)足球賽事的方式,針對運動員家庭推動「無菸家庭」計畫,加入「無菸家庭」者,已有一名家長成功戒菸。去年十二月初贊助第三場足球賽,同步辦理社區大腸癌篩檢。

戀戀沙城

  喜愛衝浪,使吳昱銳醫師開始認識台東的海、山與人;東基家庭醫學科主任黃信揚醫師三年多前回台大醫院家醫科的演講,則讓吳昱銳醫師認識東基。台大醫院安寧病房老師的一句「畢業後想去哪裡服務?」促使吳昱銳醫師來到有「沙城」之稱的台東,成為東基家醫科的一員。

  吳昱銳醫師表示,家醫科醫師要會看每一種病,前進社區,尤其是醫療資源不足的地方最能發揮所長,對病人助益大。東基正是一間致力於深入社區的醫院,因而決定來到台東。

  在東基服務一年多來,吳醫師發現台東是適合居住的地方,除了有喜愛的美景,一出門就能看山、看海,美食也不少。冀望以自己的專長,在肥胖帶來的慢性疾病問題、癌症篩檢、骨質疏鬆、安寧緩和醫療上,都能真正幫助到台東的民眾。

{638234754318466717}_P10-02-IMG_1406W.png

▲吳昱銳醫師參與安寧居家照護服務,走進社區為有需要的病人診療。圖為吳醫師為安寧居家病人的腿部傷口換藥。攝影/陳仲亭

東基公益雙月刊149期(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