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迦南護理之家護理長 林宗瑩
在長照的世界裡,每一天都有新故事發生。五十九歲的張阿姨,就是那個用勇氣與笑容寫下觸動人心新篇章的人。
病痛來襲,人生突變
一月二十九日冬季尾聲,張阿姨因糖尿病併發症,左足深層靜脈栓塞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與壞死性筋膜炎,不得不接受左膝下截肢手術。那一刻她的人生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
失去了行動力、自我照顧能力與自信,張阿姨心中充滿無助與疑惑:「我還能再站起來嗎?」心靈上的震撼,無疑是沉重的打擊。親友心疼並極力支持,張阿姨於二月二十六日入住迦南護理之家,期盼在護家得到專業照護,重新啟動生活。
同心守護,再次站起
入住初期,張阿姨因身體行動功能受限,長時間臥床,基本身體清潔、如廁皆需要照顧服務員全程協助。因無法自由移動,言談中會低聲問道:「穿上義肢真的能再站起來嗎?我回家怎麼生活?」這聲音,我們聽到了。在護家,迎接她的不只是專業的護理團隊,更是一群願意與她並肩同行的人。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照顧服務員、社工,一步一腳印的突破,攜手為她設計義肢穿戴訓練與生活重建計畫。

▲在照顧服務員組長郭雨祥陪同下,廠商教導張阿姨學習義肢穿戴,幫助她熟悉操作以提升自我照顧能力。
照服員回憶道,剛開始進行義肢穿戴訓練時,張阿姨滿臉緊張;適應期間也曾出現膝蓋與義肢間磨破皮,讓她有些不安;但在大家鼓勵下,即便初期發生磨破皮情況,張阿姨選擇堅持,慢慢學會轉移位、自己坐上輪椅,甚至能完成如廁這樣看似簡單卻象徵自主的小事。漸入佳境後,她能微笑著說:「您們不用來,我來就好。」
為返家生活做準備
準備返家的訓練過程,不只是「能行動」這麼簡單。每一次的嘗試都伴隨著支持,廠商親自指導義肢穿戴技巧;照服員耐心陪伴練習;物理治療師指引她找回平衡;社工協助安排返家環境與後續資源。團隊更與張阿姨一起確認返家前的各項準備:居家環境是否需要調整?義肢與輔具是否能熟練使用?飲食管理與血糖控制是否穩定?返家後的自我照顧方式、家人與社區資源是否能夠接續支持?各項環節都確認到位後,才真正能安心地回到社區、家中。

▲護家的長廊是張阿姨的訓練場!在照顧服務員的陪伴及協助下,穿戴了義肢的張阿姨努力練習自行從輪椅上站立起來,然後使用助行器走路。
愛與希望的力量
六月十六日這天,張阿姨穿上義肢走進熟悉的家門,那一刻,所有努力都化作最真摯的喜悅。這段旅程不僅是身體的復原,更是心靈的重生!張阿姨用勇氣證明,「失去」並不等於「結束」,而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開端,也能在愛與陪伴中找回完整的自己。
長照服務不只是提供照護,更是陪伴、牽起每位長輩跨越挑戰,在愛的支持與勇氣中再度啟程,重新擁抱生活。
|
服務內容:失能、身障者長期照護,輕度失智照護,健康長輩短、長住,短、臨托,安寧照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