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的風景

■文/「東基公益」總執行長 呂信雄

 

 

  「你們對待『盼望』(化名,特殊需求孩子)的樣子,讓我們特別溫暖。」八月,盼望的家長來函感謝東基團隊,被點名的除了小兒科鄭弋、婦產科郭成興兩位醫師,還有檢驗科。

  謝函中寫著:「當天的抽血檢查,檢驗科有人來陪伴盼望,給她時間、等待她準備好,雖然結果還是需要四個人幫忙才能完成抽血。」

  「大家很有默契了,只要一個眼神,周邊的同工就會主動支援。」檢驗科主任鄧志敦說明團隊間的相互合作。「碰到躁動不安的孩子,『轉移焦點』是我們常用的方法。」資深同工古小燕透露,時任小兒科醫師樂俊仁曾不藏私的分享安撫妙招,受益良多的她則再言傳身教的和科內同工共享。

  哼兒歌、拿出小玩偶或貼紙……都是辧法。難怪,第一線執行抽血任務的同工會在身上掛著可愛的小玩偶或自掏腰包購買貼紙,一切就為了不時之需。當然,耐心也不可或缺!有一回,同工把各式法寶都出盡了,仍無法安撫,最終竟然是撲克牌出場,才扳回局面。

  多年來最讓古小燕印象深刻的,是跪在車外抽血那次!一位對抽血深懷恐懼的特殊需求孩子,媽媽開車載來東基要去檢驗科抽血。車停好後,媽媽好說歹說,坐在後座、力氣不小的大孩子依然哭鬧不停、不肯下車,陪同的哥哥也束手無策。怎麼辧?古小燕趁著空檔拿起抽血工具箱直奔停車處,在媽媽和哥哥的協力下,順利完成抽血。當下後座擠了三個人,根本沒有第四人的空間,靈活的古小燕依勢跪在打開的車門旁為後座的大孩子抽血。也是當媽媽的古小燕回憶,當下沒想那麼多,看到媽媽焦頭爛額的模樣,只想趕快幫忙,跪姿是因地制宜下最穩當的姿勢,就自然的這麼做了。

  同工的作為,讓我想起了聖經上的話語:「……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

  「特別謝謝你們愛在對方的需要上,因為感動,所以很溫暖。」看了那封謝函上的這段話,真是心有戚戚焉。東基守護後山六十餘年,是一間地區教學醫院,規模小歸小,因為有愛在其中而顯得美麗。

  九月二十三日花蓮縣光復鄉洪災過後,大批捐助湧入當地,更出現了不約而同到場救災的「鏟子超人」,著實令人動容。也是受災戶的一粒麥子基金會「花蓮服務中心」,感謝有您的愛心幫補,給了我們從泥濘中站起來的能量!「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13)

「東基公益」雙月刊171期(2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