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作無間

■文/「東基公益」總執行長 呂信雄

 

 

  一個口頭的約定,歷經二十餘年,竟然實踐了!

  到今年九月,我在東基的服務就滿了二十七年。一路行來,最令我感到困難的就是找尋人才。2022年我們開始進行台東縣第一部正子儀(PET-CT)的建置計畫,在籌募金額逐漸達標、第一階段預定空間舊建物拆遷工程逐步完成、正苦悶找不到核子醫學科醫師之際,卻巧妙的遇到了資深核醫科醫師張賴昇平。

  「如果東基設核醫科,我就來幫你。」二十多年前正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修而短暫任職東基放射科的張賴醫師,離去前留下這句話。老實講,這件事我早已忘卻,也從未想過東基會成立核醫科,沒想到他選擇落實當初的諾言。

  去(2024)年五月十八日東基核醫科正式開科,引進的台灣首部最新型號正子儀也於七月一日上線。截至今年六月,正子儀啟用一年來服務了四百二十八人次,大幅減省了台東鄉親奔赴外縣市檢查的勞頓,留在家鄉就能好好做正子掃描;核醫科的另一項儀器——單光子儀(SPECT-CT)則是服務了三百三十二人次。

  因著核醫科的成立,即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進行檢查及治療,今年五月開始用來幫助癌症病人。五月中,一般外科乳癌手術時,先安排病人到核醫科注射放射性藥物、做單光子儀閃爍造影檢查及定位,手術當天在前哨淋巴結輻射偵測儀協助下,快速、準確揪出有轉移的淋巴結,提供雙層的把關,降低了手術所需時間,減少了手術創傷和可能的併發症;五月底,首度使用鐳-223治療攝護腺癌併發骨轉移的病人,大幅減輕其疼痛,提升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

  不只在核醫領域,核醫科張賴主任還具備國際骨密臨床測量學會ISCD國際教師、骨質疏鬆專科醫師的資格,在台灣醫界對骨鬆治療尚未普及時,是國內第一批遠赴國外受訓並取得ISCD認證的三位醫師之一。他在東基成立「骨質疏鬆暨肌少症防治中心」、提供約診服務,更協同院內其他骨鬆專科醫師、衛教師,積極推廣骨鬆預防觀念及治療方法。六月下旬東基通過「骨質疏鬆症友善機構」認證,是目前花、東兩縣唯一取得此項認證的醫院。

  加入東基團隊的張賴主任,把豐富的經驗帶進來,不僅把東基在地治癌的量能又往前推了一步,也在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全球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疾病——骨鬆症著墨良多。在偏鄉「核」作無間,果真發揮他最大的邊際效益。這一切是不是有上帝奇妙的恩典在其中!

「東基公益」雙月刊170期(2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