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筆一畫的重生之路

■文、攝影/迦南護理之家護理長 林宗瑩

 

 

從適應困難到願意融入

  今年六十七歲的迦南護理之家住民CC阿嬤,在2023年九月剛入住時,並未如預期般順利適應。她對服務人員充滿不信任,也不願與其他住民互動。幾乎整日臥床,關在房間裡,時常陷入情緒低落的狀態……

  對此狀況憂心不已的迦南照護團隊,迅速展開跨專業合作。社工主動探視她,傾聽她內心的不安與孤單,察覺到她對新環境的排斥與孤寂感,特地挑選了幾本與她興趣相符的書籍,讓她能在靜靜翻閱中,暫時抽離病痛與情緒的困擾。書本成為她療癒的媒介,也是重新與世界再次連結的第一步。

  陸續的,牧師也適時加入心靈的陪伴,以溫柔的言語與經文安慰她的焦慮,漸漸讓她放下心防,讓照護人員可以貼近照顧,一步一步贏得她的信任;接著營養師每日調整菜單,依照她的喜好設計營養均衡餐點;家庭醫學科醫師也為她規劃藥物調整,穩定她的情緒與睡眠狀況。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的身心狀況終於逐漸穩定,也開始願意走出房間,參與一些靜態活動。

喚醒藝術魂

  起初,她只是想打發時間,當社工遞給她一本故事集時,她一邊翻閱,一邊不經意地在紙上勾勒書中人物的模樣。沒想到,她不只畫出角色的樣貌,還配上一小段她自己的感想及延伸小故事,一幅幅「畫文創作」就這樣誕生了。

  有一次照顧服務員邊看著畫邊好奇的詢問:「這隻貓的腳怎麼張那麼開啊?」她一臉認真卻又忍不住得意地回說:「我畫的貓正在做瑜珈,牠在伸展筋骨呢!」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透過她自己的陳述,讓畫作多了幾分栩栩如生的幽默與親切感。

  隨著自信增加,她不再拘泥於故事人物,開始嘗試自由創作。最讓大家驚豔的,是她的「禪繞畫系列」,每一幅畫都像是進入一個奇幻宮廷人物,線條錯綜交錯卻層次分明,圖案獨特又富想像力。

{638864456950906534}_12-1W.png

▲四月天,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淑媜特別分享了CC阿嬤的禪繞畫,稱讚她的作品充滿情感與細節,台下響起陣陣掌聲,氣氛溫馨又感動。

  最近她更愛上「戶外採集創作」,她會走去庭院仔細撿起一片形狀特別的葉子、一朵掉落的花瓣,回房後這些「自然素材」立刻成了畫中的主角。用花瓣當人物的裙擺、細長的葉子變成垂墜耳環,再配上色筆勾勒的臉部表情與背景,一幅人與自然融合的畫作就此產生(下圖)。

  每幅畫都承載著她的情感與回憶,住民與服務人員紛紛為她的才華折服,不僅把她的畫作展示在護家的牆面,六月還要為她在東基辦一場小型畫展。從人物素描、抽象禪繞畫到結合植物的療癒系創作,她的畫不只是藝術品,更成了自己與人、社會連結的橋樑,更畫出了她精彩的第二人生。

音符、笑聲、開心果

  畫畫之外,CC阿嬤也重新拾起唱歌的熱情,每逢假日,她會在交誼廳高歌幾曲,有時是一首老歌喚起共鳴,有時是自創的歌詞講述她對生命的感悟。住民們被她的歌聲吸引,常圍坐一起聆聽,甚至一起合唱,場面溫馨又熱鬧,她不再只是住民,而是活躍生命的分享者、鼓舞者。有時,她會主動幫忙照顧同房的長輩,端茶送水、陪伴談天、餵飯,讓人不禁讚嘆:「從前那位不出房門的CC阿嬤,已經融入護家生活,並成為全區的開心果!」

  在機構中,每一位長輩都有他們的故事與潛能。只要給予陪伴、空間、理解與接納,哪怕曾陷入低谷,也能重新起飛,CC阿嬤的畫作與歌聲,正是最美的見證。

 

忻愛.忻旅
——CC阿嬤從愛出發的畫旅

{638864457034969850}_12-2W.png

畫中有愛,筆觸是旅……
CC阿嬤是迦南護理之家住民,
名字裡有「忻」的她以筆為翼,
在紙上種下細膩的情感與夢境。
愛,是線條的柔光;
旅,是色彩的足跡。
禪繞中藏故事,花草間映人生,
一筆一畫,是她的內在風景。
從晦暗不明到敞亮絢爛,
照亮了自己,也感動了身邊無數的人。
歡迎走進忻的畫世界,
一起感受從心出發的愛與旅程。

時間:6/2(一)~6/30(一)
地點:東基「盼望樓」地下二樓放射腫瘤科藝廊

 

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

服務內容:失能、身障者長期照護,輕度失智照護,健康長輩短、長住,短、臨托,安寧照護等。
服務電話:(089)960-220分機6111

「東基公益」雙月刊169期(2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