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加護病房護理師 帖帖
■照片提供/王徐鳳英
▲筆者(後排右五)與加護病房同工,前排右四為心臟內科醫師陳韋傑。
五專畢業後,護理師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至今已來到了第八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過程中轉換過不同的護理環境,看見護理其實很全方位,不管是醫院端或是居家端,照顧、護理都極其重要。為了更開闊自己的視野,學習並嘗試不同領域,所以我再次回到臨床工作。
去(2024)年三月我成為了東基的一分子,來到加護病房。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有挑戰的環境,因為我並沒有急重症的經歷,任職前也休息好一段時間。現在從步調較緩慢的工作環境轉換到步調快的單位,心理壓力其實是少不了的。加上個性內向,較少表達想法,與急重症單位氛圍是很衝突,對我來說這裡完全是一個新的嘗試、新的開始。
雖然有時也會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和想法,但我仍直覺護理是有趣的。一個最接近生、老、病、死的工作環境,每一位病人就好像一本書一樣,有很多的故事和不同的篇章可以閱讀,有開心、有難過。他們也像是我臨床上的老師,教導我每個疾病的變化及處理方式。
印象最深刻的是,剛來的幾個月遇到一位氣切病人,因呼吸道感染問題入住加護病房,病人意識清醒。病人多年前的氣切手術後就沒有再發出過聲音,病人時常用紙筆來與人對談。對於有時表達不清楚時感到沮喪、失望,每每覺得自己的狀態即便是清醒的也是一無是處,也不能實質做什麼事。
照護過程中看見病人渴望說話,因疾病限制了他說話的能力。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治療,照護團隊關心、用心的評估下,嘗試讓病人使用了發聲閥。那一天我記得發聲閥安裝上去的剎那,病人說:「這麼久的時間再次聽到自己的聲音,很感動。」不斷的向醫療團隊道謝,讓他能再次有說話的機會。
一個小小的發聲閥,給了氣切患者發聲的機會,是一件令人感到開心的事。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小東西,卻好像能帶給病人一些希望,繼續活下去的動力。我想這就是護理可貴之處,不僅僅是照護,也細心察覺到病人需求,讓病人在脆弱時刻感受到溫暖、安慰和尊重。盼望自己在專業技能和知識上能繼續增長,並學習細心照料每一位病人。